党建动态
抗疫纪实 ▏防疫战线上的“哨兵”
时间:2020-03-18

岁末年初,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国,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攻坚战全面打响。打开手机、电视,每天都是与疫情有关的消息,到处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众志成城,纷纷投入到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去,来自江苏长江机械化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的青年党员王淼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了当地组织的志愿活动,成为常州市天宁区青年防疫志愿队驻火车站的志愿者。

火车站是一座城市的大门,人员流动大,旅客情况复杂,一旦将被感染的患者放行至城内,后果将不堪设想。王淼被分配至防控卡点时,正值春运第一个返程高峰,疫情防控任务面临更大的考验,不容丝毫马虎。引导旅客扫描疫情申报二维码、详细登记每一位人员和车次信息、对重点地区返常人员进行分流引导,隔离疏散……需要执行的任务比王淼想象的简单,但强度也远比她想象的大得多。每天8-12个小时内不间断执勤,一套简单的流程每天要讲无数遍;遇到不会扫码操作甚至不会写字的人,她总是耐心地代为操作、填写;遇到不配合的旅客,她沉下心来再三劝导,直至让每个人都能理解接纳。在这里,王淼与志愿者们并肩作战,像一只只高速旋转的齿轮,在平淡无奇的地方,在不惹眼的位置,默默支撑起防疫工作的高效运转,守好入城的第一道关。

在具体的工作中,像王淼这样的志愿服务人员必须近距离接触每位过往的旅客,这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感染风险,因此严密的防护必不可少。但由于各类防疫物资紧缺,每名志愿者在每个班次最多只能使用一套防护装备。口罩里都是呼出的水汽,那就甩干继续用;防护手套容易磨损,那就自备一次性塑料手套“加固”一层;即使嘴唇起皮,喉咙冒烟,但王淼在工作时也不敢喝一口水,因为她要保证在8-10小时内不上厕所,不轻易浪费防护装备。“列车即将到站,请做好接车准备。”每当广播声响起,王淼都是第一个走进通道,迎接涌向出站口的一大批旅客。8-10小时值班下来,摘下护目镜,留在脸上的是深深的印痕,脱下防护手套,双手已被汗水浸泡泛白。面对高强度的工作,王淼说“没有什么保证精神状态的特殊方法,唯一可以坚持的就是志愿服务的热情和战胜疫情的信念。”

元宵节那天,王淼被安排在常州北站值晚班。在分流外地来常人员时,她接手了一名体温超标的女乘客。该乘客声称自己只是衣服穿得多,并提出要脱掉外套散热、坐下休息一会、喝点水放松一下、换不同体温计测量等要求。为了保证工作不出纰漏,王淼耐心安抚乘客,并应要求先后采用4种测温方式对其进行检测,结果均显示体温异常。在向医护人员进行转接时,乘客不予配合,哭闹着不肯上车,男志愿者们束手无策。为了不影响防疫工作及车站秩序,王淼站在乘客的角度进行苦口婆心的劝说,最后终于同医护人员将该乘客送上前往定点医院检查的救护车。在这个合家团圆的月圆之夜,王淼用她的志愿行动来守护了他人的平安,因为她深知只有平安才是最大的团圆。

提到志愿服务的难忘瞬间,王淼提到一件暖心的事。某晚23点多,她结束了工作准备回家,路过站前广场时再次碰到了此前在服务站里遇到的四川老大哥一行,他们等了1小时还没有等到出租车,正在冷风中焦急地搓手踱步。王淼用手机软件帮他们叫了车,并将他们带到预约的接客地点。告别之后,王淼刚走了几步,老大哥就从后面追了上来说“小同志,我刚才在屋里听穿防护服的人讲你们从下午到现在还没吃饭,我这也没啥东西,这袋饼干你先拿着垫上一口,你放宽心啊,我妹子刚才把这袋子里里外外擦了一遍,应该没病毒了。”王淼说,她当时的眼泪夺眶而出,志愿服务的过程再苦再累,在这一瞬间都觉得值了。

随着各行各业的复产复工,目前王淼已经回到自己单位的工作岗位上,但对于她来说,志愿服务的路还远远没有结束。一群在火车站防疫工作中结识的志愿伙伴们正在积极筹建常州市青年志愿者应急救援协会,王淼的名字被列在了第一批应急救援志愿者名单中。她期望以后用业余时间去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党员应该有的模样。